最近在演艺圈发生一件重大事件,著名演员吴孟达先生罹患肝癌离世,世人唏嘘之余也感到很惋惜,虽然肝癌每天都在发生,但是这次报道的是公众人物,使我们再次注意到这个疾病。
原发性肝癌是发生于肝细胞或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病理过程,常发生于40-5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全球每年的新发肝癌病例中有一半来自中国,83%的肝癌的肝癌患者来自发展中国家,从全球范围看,超过70%的肝癌的发生与肝炎病毒感染有关。
2018年全球癌症年报显示,在中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列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五。据贵州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高光剑医生介绍,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
①40岁以上、有5年以上的肝炎病史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标记物阳性者。
②有5到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以及已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
③有肝癌的家族史,尤其是近亲中存在肝癌病史者。
④长期进食霉变食物(黄曲霉素)、含亚硝酸盐食物以及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硒者。
⑤长期酗酒、工作压力大及长期精神压抑者。原发性肝癌早期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偶有腹胀、上腹隐痛等不适,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急剧消瘦、纳差、乏力、肝区疼痛等表现,此时病情多进入晚期,已无有效治疗手段,故定期体检对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体检筛查建议为每年行甲胎蛋白(AFP)及上腹部B超检查。根据欧洲肝脏研究协会以及亚太肝脏研究协会指出,对肝硬化患者常规行上腹部B超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时间间隔则缩短为6个月。但是甲胎蛋白(AFP)不是肝癌所特有的肿瘤学血清学标记物,在活动性肝炎、妊娠、生殖胚胎源性肿瘤(卵黄囊瘤)等也会升高,如果体检发现AFP升高,并且既往有5年以上的慢性乙肝病史,我们可以进一步查上腹部B超和上腹部增强CT,以明确有无肝癌病灶存在。对于40-50岁的慢性肝病患者,如果发现AFP>400ug/L,且指标进行性升高,我们需要高度警惕患有肝癌,则应该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检查。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多合并有肝硬化,而肝硬化失代偿期往往伴随侧枝循环开放(尤其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若进食坚硬、带刺的食物(例如坚果、煎炸、鱼类等食物),可能导致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从而危及生命,而且肝癌本身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建议以易消化优质蛋白的软食为主,适当补充新鲜的蔬菜水果,尽量避免生冷硬的食物。
肝癌是一种严重疾病,但决不是不治之症。患者需要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与肝癌作顽强的斗争,积极治疗,并定期行相关指标的复查,而建立科学的体检机制,对早期发现肝癌具有重要意义,肝癌病灶发现越早,病灶越小,治疗也越简单。高光剑医生建议:肝癌患者应注意休息,如体力允许的话,也可作适当活动,但以不感觉到疲劳为度。除非是治疗上的需要,病人不必忌口,以免导致营养不良,不利于病情恢复。需要强调一点,早期肝癌,特别是肝癌瘤体小于5cm,肿瘤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60-70%,是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的。而肝癌瘤体大于5cm,且无根治性手术机会的患者,也并不一定就丧失了治疗的机会,只要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分级)处于A级或者B级,我们还可以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射频消融、微波治疗、无水酒精注射、放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PD-1、PD-L1)、中医药治疗等众多治疗手段,以期能够控制肿瘤进展,尽可能的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