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一名 50 余岁的男子半年前被确诊患了胆管细胞癌,而口服大量的镇痛药物对他已经没有效果,全身的癌痛让他每天都饱受煎熬,多种镇痛方案都未能帮助他缓解疼痛。
近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疼痛科医生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脑外科医生的配合下,给他使出了镇痛治疗的 " 尖端武器 " ——脑室内自控镇痛术。通过在颅骨上钻孔植入管道,患者可自行根据疼痛需要从外部输入镇痛药物直达脑部,实现了高效的镇痛效果。据悉,该技术的使用在贵州省尚属首次。
多处疼痛未留意 被查出癌症晚期
50 余岁的张先生(化名)家住贵州省遵义市。2017 年年初,张先生感觉颈部、胸部、腰部等处有疼痛感,起初也没有在意。
半年前,疼痛加剧。张先生的家人说:" 特别是半夜里疼得坐卧不安不能入睡,看着都痛心。" 发现情况不对后,这才陪着他到医院检查。经检查,他被确诊为胆管细胞癌,且癌细胞全身转移,已经是晚期。
这对张先生和家人而言,无疑是噩耗。然而,虽然疾病治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家人始终没有放弃。" 既然结果已经是这样了,现在已经不再去想能不能治好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是如何让他免受病痛折磨,生活过得有尊严,更好地渡过余下的时光 ……"
从被查出患了癌症晚期的那天起,张先生和家人一起,开始了一场与病痛抗争的持久战。
饱受病痛折磨 多种药物治疗无果
据介绍,张先生一开始是通过 " 癌症三阶级止痛阶梯疗法 " 治疗癌痛,即根据他的疼痛程度,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等不同程度的疼痛,分别选择口服相应的镇痛药物进行止疼治疗。
起初,口服吗啡等镇痛药物后,张先生的疼痛还能有所缓解。然而不久后,他每次服用的药物剂量不但增加了几倍,却始终无法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为此,张先生除了口服镇痛药物以外,还通过打针注射等方式进行镇痛。" 每隔三四个小时就要打一针,但是也是维持不了多久。后来打针都没用了,基本上 24 小时都在痛。" 张先生说,由于饱受病痛的折磨,有段时间他几天都无法入睡,有时才入睡不到一小时很快又被痛醒,身体和精神都饱受折磨和煎熬。
2018 年 1 月初,张先生转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疼痛科治疗。肿瘤医院疼痛科主任陆巍表示,入院后,他们通过静脉镇痛的方式,给张先生做了阿片药的滴定,滴定结果显示,张先生每天需 1500 毫克舒芬太尼才能控制疼痛。
陆巍表示," 癌痛三级阶梯治疗原则 " 能够缓解 80% 左右癌症患者的疼痛,但张先生的疼痛程度已经远超出了这个范围。若是口服吗啡等药物进行镇痛,每天需口服约 150 颗药片(4500 毫克吗啡)。" 这样的话,他每天只能把药当饭吃,而且还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使出镇痛 " 尖端武器 " 缓解患者疼痛
陆巍表示,张先生入院之时,虽然通过静脉镇痛的方式暂时可以达到控制疼痛的效果。不过由于张先生药物使用量巨大且疼痛范围广泛,静脉镇痛方式每天费用高达 2000 多元,且预计到后期使用剂量还会继续增大,镇痛效果亦会逐渐减弱,因此并不是长久的办法。因此,常规的镇痛方案对张先生来说并非一劳永逸的方法。
陆巍等人经多方案权衡,最终决定使出镇痛治疗的 " 尖端武器 " ——脑室内自控镇痛,帮助张先生进行镇痛。
据了解,脑室内自控镇痛术是目前国际先进的技术,该镇痛方案国内可查到文献报道寥寥无几,国际上的文献总数也不超过 100 篇,且该镇痛技术的成功使用在贵州省尚属首例。
1 月底,在贵州省肿瘤医院疼痛科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脑外科医生的配合下,历时一个多小时,成功为张先生进行了手术。
陆巍介绍,该手术是在颅骨上钻孔,将一根长约 15 公分的管道植入约 5cm 左右深的侧脑室内,另一端连同输注端口埋置在头皮下,建立起一个体内的药物输注的通道。同时,随身携带一个储存药物的设备,在体外,通过管道及一个针头连接皮下的输注端口,实现了从外部输入的药物直接到达脑部产生中枢镇痛的作用。
" 这种镇痛效果理论上是口服吗啡镇痛效果的 1500 倍到 3000 倍。" 陆巍解释,传统口服吗啡等癌痛治疗药物并没有达到高效利用镇痛药物的目的,且口服药物带来的诸如: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发生率极高;从而影响到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
根据国内外专家的统计分析发现进行像脑室内自控镇痛术这样一些在疼痛传导的神经路径上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高效利用镇痛药物,减少镇痛药物剂量的使用,大大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而且在治疗经济花费的减少与预期生存时间的延长方面也是有益处的。
据了解,张先生目前已经回家疗养。手术后近一个月来,张先生如今每天只需要约 10 毫克的吗啡就能控制疼痛,缠绕他半年多的癌痛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鹏
责编 陈玲
编审 侯川川
签发 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