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胃痛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很多人都有过胃痛的经历,但正因为司空见惯,所以很多人便会对胃痛不太重视,多是自行前往药店购买一些胃药或是止痛药来吃。其实胃痛严格来说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引起胃痛的原因很多,有一些还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我们不引起重视,最终可能导致非常危险的后果。胃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胃痛能不能自行吃胃药或止痛药?记者采访了贵州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刘朋,让他为大家解释胃痛背后隐藏着哪些危险因素。
上腹部疼痛 不一定是胃痛
据刘朋医师介绍,胃痛全称应为胃区疼痛,这是一个日常概念,并不是医学上的专业名词。胃区处于人体上腹部,许多患者经常会把上腹部疼痛认为是胃痛,而事实上引起上腹部疼痛的原因还包括肝脏疾病、胰腺疾病、肠道疾病、心肌梗塞等。因此市民在出现上腹不适后,首先应确认自己是否真是胃痛。
引发胃痛的第一“杀手”是幽门螺杆菌。除此之外,日常生活的种种习惯都与胃痛有着很大关系,例如喝酒、抽烟、嗜辣、热爱浓茶或咖啡,三餐不规律等。许多贵州人患上胃痛正是由于这些习惯所致。
另外,刘朋医师强调,情绪对于胃部的健康也有着很大影响,神经系统与胃肠道本就相连,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也容易导致胃痛的发生。
服用止痛药 反会加重胃病
出现疼痛服用止痛药是许多患者的习惯,但是对于胃痛来说,服用止痛药反而会起到相反作用。
据刘朋医师介绍,医院曾经接收过一名中老年患者,该患者长期胃痛、头痛,依赖服用止痛药。但是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该患者发现自己胃痛频率越来越高、所需止痛药的量也越来越大。当前往医院检查后,该患者查出患上了胃溃疡。“还好来医院了,不然再这样吃下去,很可能出现胃穿孔。”
刘医师表示,止痛药分为非甾体类和阿片类。非甾体类止痛药对人体胃黏膜屏障会造成损害,甚至导致胃溃疡的出现,患者服用之后非但不能缓解疼痛,反而会加重病情;另一种阿片类止痛药虽然能暂时缓解疼痛,但并不能治疗根本,且对胃部也会产生刺激作用。
刘医师建议,市民如果确认出现胃痛,可服用一些抑酸护胃的药物,但是服用时需按照疗程、有规律地服用,不能胃痛时吃药、胃不痛就不吃,这样间断服用反而会产生耐药性。
高危人群 需重视胃肠早癌筛查
目前国内胃癌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但事实上,早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在90%以上,因此胃肠早癌筛查就尤为重要。刘朋医师建议,市民尤其是胃癌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早癌筛查。
记者了解到,高危人群筛查指标包括年龄大于45岁、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家族史、患有胃部疾病史、饮食习惯不规律等。
刘朋医师表示,胃肠早癌筛查并不是一开始就要进行胃镜。检查人群可先进行抽选检查,由医生通过抽血结果指标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胃镜以及内镜下活检。对于胃癌的确诊来说,胃镜和内镜下活检是其他检查所无法替代的。